10月10日,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塞巴斯蒂安•勒科尔尼担任总理。勒科尔尼曾于9月9日出任总理,接替因国民议会信任投票失利而下台的前总理贝鲁,但在10月5日完成组阁后其闪电辞职,理由是自己“继续担任总理的条件已不存在”。
自2024年6月欧洲议会选举引发法国政坛地震以来,法国总理职位已四易其主,政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荡。在频繁更换总理的表象下,是法国经济危机凸显、政治制度弊端及政治极化现象愈演愈烈等矛盾的“暗流涌动”。
高福利政策引发财政危机
法国的财政危机早已不是新鲜话题。法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32%,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(28%)。但长期奉行的高福利政策同人口老龄化、生产力停滞不前等现实问题叠加,导致法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。
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,法国公共债务总额达33458亿欧元,占GDP的114%,仅次于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意大利。2024年,法国仅债务利息的支出就高达590亿欧元,超过教育和国防预算。预计2025年,债务利息支出将达到660亿欧元。更严峻的是,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29年攀升至1000亿欧元,占GDP的3.2%,严重挤压法国其他领域的开支。
2024年,巴尼耶政府曾试图推行一项预算案——削减400亿欧元政府部门开支和社会保障体系支出,增加近200亿欧元对大企业和富裕阶层加税和提高绿色税收。但因该预算案主张取消公共假期、冻结养老金涨幅,引发全民抗议和政治混乱。巴尼耶本人也因此成为自1962年以来首位被议会罢免的总理。
富灯网配资-短线配资平台-配资网址-线下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