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 实习生 李晨龙
7月8日,在鹤壁市山城区鹿楼街道八矿东井社区,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楼道间,有时与居民亲切交谈,有时带领青年志愿者布置活动场地。她就是山城区鹿楼街道八矿东井社区党支部书记、居委会主任李凡,一位扎根社区近五年的“90后”社区基层工作者。
在此之前,这个90后的社区“小书记”是一位工作勤恳敬业的街道办事处工作者,2014年,李凡响应政策号召来到鹿楼街道办事处工作,2020年12月,29岁的她来到八矿东井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。
人们常说,社区工作 “没有情怀干不了,没有能力干不成,没有担当干不好。”情怀,让李凡感同身受。扎根社区数月后,一场老旧房屋拆迁工作,让李凡真正懂得与居民们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,若方法不对路,难免“南辕北辙”。
展开剩余60%“2021年4月,我们辖区有四栋老旧房屋要进行整体拆迁,房屋建设得早,墙体已经出现破损。”李凡说,“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居民对这些老房子感情深厚,迟迟不愿意让拆迁。”
“我这房子住了几十年了,你们说拆就拆?拆完我们住哪?”“我们老邻居在一块相处都多少年了,我搬走了,去哪找我的‘老伙计’?”面对群众的质疑声、拒绝声,让李凡犯了难。
为开展拆迁工作,李凡与社区“两委”干部商量后,带领党员干部逐步开始走进群众家门,和居民沟通了解情况,倾听群众声音。
“一到下雨,很多老人家中的阳台就存在渗水情况,我就和社区干部去帮忙处理积水。”李凡说,“开始连门都不让我们进,我们就想着多和老人交流,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帮什么,到后来变成,‘说啥都行,别说搬家’。”
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。渐渐的,群众也理解了李凡的用心良苦,2023年2月,157户全部搬迁完成。
“有些工作,明明做的是好事,可群众就是不理解。”李凡说,“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多换位思考,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。”
拆迁改造“大头”工作完成了,社区里的工作开展也顺手多了。李凡还逐渐探索推出“3556”治理模式,建设鹤壁市首个职工版“一刻钟(15分钟)生活圈”,打造“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”。成立“小崔来说事”工作室,采用“面对面”+“心连心”方式,累计调解邻里纠纷、夫妻矛盾、民事纠纷等200余起,调解成功率达到98%以上。此外,社区还建设科普活动室、主题科普馆、科普大讲堂、科普长廊等,为居民提供科普服务,提升科学认知水平。
富灯网配资-短线配资平台-配资网址-线下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